当前位置: 首页 > 经典语录 > 正文

野性、兽性、人性

来源: 西南文学城 时间:2021-08-12

野性、兽性、人性

野性、兽性、人性

工地上食堂的烧饭的大师傅,在工地开始时养了几只小猫,花的、白的、黑的都有。每天在我们吃饭的时候,在我们的餐桌下,拣食我们的剩饭和扔下的骨头。有时竟然公然的跳上桌子,到我们的盘子里享用。一点也不怕人。有时我们生气了,把他们赶下去,不到五分钟,便又窜了上来。因为每日生活无忧,几只小猫很快就长成了大猫。而且只只都是膘肥体健,毛色鲜亮。让一看就知道是生活标准较高,一只只都是该减肥的体形。太阳晴好的时候,它们就蹲在墙角,眯着眼睛打盹,一副懒洋洋的样子。

后来工地的生活区搬迁,人们都忙着搬物品,把这几只小家伙给忘记了。到了新生活区吃饭时,再也没有了这些小家伙搅和了。后来偶尔路过原来的生活区时,每次都可以看到那几只小家伙在原来的生活区的废墟上逗留。只是再没有了原来的一身肥膘,毛色也没有原来那么鲜亮。但是眼睛却比原来看起来要锐利许多。而且和我们也生分起来,每次我们想靠近,它们都不等我们走近,便四散奔逃。再后来,猫群里多了几只刚出生的小猫。我们看着可爱,想靠近去看看,已经完全没有可能了。它们远远的观察着我们,一旦我们有靠近的意图,便“呼啦“一下子逃的无影无综。就算我们准备了食物,也是枉然。对人的警觉已如麻雀一般。他们住在那里,以何为食,已经没有人知道了。只是偶尔在夜里,可以看到一双双闪烁着绿光的眼睛,在夜色下游弋。

野性的回归其实就这么简单。

从小由人喂养长的老虎,在没有吃过带血的生肉之前,也一样温顺的象一只大猫。但是一旦尝到血腥的味道。它体内原来的兽性,便一下子被激活。它不但要吃肉,而且还会吃把自己养大主人的肉。这就是动物的本性。老虎没有吃人,是因为老虎没有遇到合适的时机,或者没有尝到鲜血的甘甜。人也是一样的,人都有贪婪的一面,没有成为贪官是因为没有贪的机会,或者没有尝到贪的甜头罢了。

野生动物和家畜的本质区别不是它们吃什么,而是他们和人的关系如何。这些野性难驯的动物如果可以驯化,我们的祖先估计也不会放过,把他们摆上我们餐桌的机会。之所以没有,估计是因为他们没有给我们的祖先,提供驯化的机会。也可能是他们的肉,不合我们祖先的胃口,不过这种可能性很小。能每天都能填饱肚子的日子,刚实现才没有几年。在几百万年前,我们的祖先还没有权利和我们一样挑嘴吃。

人们常说: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这句话,还有另外一个版本:要想狗不吃屎,除非把狗打死。狗和狼同宗,但是狼行千里吃肉,狗走千里吃屎。狼想想也够郁闷的,同宗的动物,出现了这种“民族败类”,的确也够它们汗颜的。这个看起来很主观的谚语,却似乎一下子道破了,我们对这个现实的无奈。有些东西是超出我们人类的能力范围的。

兽性之所以为兽性,就是不能为人类接受罢了。

人性。《辞海》的解释1是: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规定性。精神和人性一样,是害怕空虚的,就人性来说,很好的向导,就是人的良心;就死后的声名而言,很好的盾牌,就是廉洁的行为和真挚的感情;一部小说首先应当合乎人性……

人性。《辞海》的解释2是:人类所共有的品质、性质和气质。(欢乐是人性测试生活的天平,是判断人生的准绳)……

马克思认为: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。

什么是人性呢?我自己的理解是:为人子、女,苛尽孝道;为人夫、妇,关爱有加;为人父、母,教爱并重;为人兄弟、敬长爱幼;为人朋友,一诺千金。在生活中认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,在工作中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,认真过好每一天,这就是人性!

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”。太阳每天都是新的。快乐时,开怀大笑;愤怒时,拍案而起。得意时,淡然;失意时,坦然。不乖张,不压抑;不失态,不失宜;不傲慢,不卑微;不贪婪,不舍弃。这才是人性之根本!

人性是什么?野性是什么?兽性是什么?还真不好用言语来为其定义!这不过是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感悟罢了,既然是感悟,就有会差别,而且是五花八门。因为我们每个人执行的标准都不一样。我们不能拿我们人类的标准去衡量动物。没准儿在动物的眼里,我们人类才识很野蛮的动物。估计是肯定的。想想我们对待其他动物的手段,恐怕没有比我们人类更野蛮的动物了。为了象牙,我们猎杀大象;为了羊皮,我们猎杀藏羚羊;为了吃肉,我们猎杀了动物界几乎所有的物种。人性有时候比兽性还卑劣。兽性是兽类生存的必然。我们不能要求兽类也执行人性的标准。就象人类不能执行兽行的标准一样。

人性就住在兽性隔壁。靠人性偏移多一点,就是人性。往兽性偏移多一点,就是兽性。界于两者之间,就是野性。野性,亦正亦邪。野性,除了有点不合群,其他也没有什么危害。野性也可以是兽性,也可以是人性。

人性就一定高尚,兽性就一定卑污吗?其实也不尽然。人性不过是人类美化自己一种方式罢了。历史都是有胜利者书写的。如果现在统治地球的是狮子、老虎,或者其他某种动物,没准儿人性才识很该谴责的!这些所谓的人性、野性、兽性,究竟如何取舍,其决定权,不在人类,也不在动物,而在于自然“物竞天泽,适者生存”的法则。再高尚的“性”,不能适应自然的法则,失去的不单单是道义,大多时候失去的是生命。

真正的野兽生活在人烟很稠密的地方。

北京那个医院看癫痫很好
哈尔滨癫痫病医院哪个专业
北京治疗癫痫病较好的医院

热门栏目